橡樹資本“饞食”航運弱企
2014-03-11 17:01:25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全球最大不良債務投資企業——橡樹資本,因常以低價投資瀕臨破產企業,后又通過重組令其“起死回生”,常被冠以“華爾街禿鷲”之稱。面對瀕臨破產的航運企業,橡樹資本又怎能克制它的“食欲”。
世界最大不良債務投資企業——橡樹資本集團(橡樹資本) 的資本從2006年的356億美元直線上升至去年年底的836億美元。如此之快的增長速度自然離不開該企業在選擇投資對象時的犀利眼光及狠、快、準的動作。當這只“華爾街禿鷲”盯上疲弱的航運企業后,會怎樣顯示其獨有的特性?而成為獵物的航運企業命運又將如何?
資產在競爭中膨脹
橡樹資本2月13日發布財報稱,截至去年12月31日,該企業的管理資產總額達到836億美元,相比去年三季度的798億美元增長5%,較2012年同期的771億美元增長8%,而2006年底,其資產才356億美元。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同為美國私募的KKR,是橡樹資本的“勁敵”之一,且兩家私募的資產可謂旗鼓相當。KKR是金融業最成功、經驗最豐富的產業投資機構,截至去年6月30日,KKR管理的總資產達835億美元。
兩家私募先后分別上市,KKR于2010年7月上市;橡樹資本于2012年完成首次公開募股(IPO),通過融資獲得3.87億美元,較其之前預計的5.175美元減少約25%。雖然IPO融資金額沒有預期的那么多,但好處還是多多,無論是企業還是高管都從中獲益!逗竭\交易公報》記者獲悉,橡樹資本三大高管紛紛套現獲利,執行總監約翰·弗蘭克獲480萬美元,常務董事迦勒·克萊默獲430萬美元,主管斯蒂芬·卡普蘭獲370萬美元,且通過IPO,橡樹資本將過渡到新的管理層,最直接的表現是橡樹資本應付管理費直接打折,為75%。
“廢物堆”里“淘寶”
作為私募,橡樹資本的本質決定其投資目標不是長期擁有某家企業,而是通過以可觀的折價購買債臺高筑的不良企業,以盡可能快地獲取高額回報。橡樹資本董事長Howard Marks曾表示:“我們打算以50%的價格進行收購,若要買到便宜的,就得到廢物堆里去尋找。”而所謂的“廢物堆”指的就是瀕臨破產的企業。
去年,丹麥航運企業Torm以虧損500萬美元的價格將5艘MR型成品油輪出售給橡樹資本,這足以證明橡樹資本在“廢物堆”里淘“寶貝”真的很劃算,而且出手夠“狠”,給出的價格直接令賣方虧損500萬美元。去年上半年,丹麥航運企業Torm因經營不善,被迫退出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為了還債,Torm決定出售旗下5艘MR型成品油輪。據《貿易風》報道,所售船舶為建造于2012年的52000DWT級的“Torm Alice”、“Torm Aslaug”和“Torm Almena”,以及2011年建造的“Torm Agnes”和“Torm Amalie”,5艘油輪的估價為1.39億美元。出售5艘油輪后,Torm仍擁有60艘成品油輪和2艘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根據所簽訂的利潤共享計劃,橡樹資本將這5艘油輪繼續放在Torm運營管理,以利用其已經成熟的運營平臺。如果產生的利潤在橡樹資本設定的臨界值以上,Torm將依據利潤共享協議獲得一部分利潤,這樣Torm將有可能獲得業績盈利的機會。
橡樹資本的特點不僅出手“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出手“快”。2月份,橡樹資本搶得德國商業銀行拋售的14艘化學品船(船型 船廠 買賣),充分證明其眼光的犀利和動作之迅速。德國商業銀行是德國第二大銀行, 2011年年底,該行的航運金融資產共達210億歐元。由于在航運業的投資過大,后金融危機時期航運業一直處于“下坡”狀態,大多航運企業不濟,該行大部分貸款有淪為壞賬的風險。為了縮小風險敞口,該行于2012年年底決定宣布退出航運業,并不斷打折拋售航運資產。經過1年的拋售,德國商業銀行在航運業的資產從2012年年底的高達140億歐元,減少至目前的45億歐元。而購買 “打折產品”,這樣好的事情自然少不了橡樹資本的參與。
去年年底德國商業銀行決定拋售14艘化學品船的時候,參與競購的還有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企業百仕通集團,總資產2.5萬億美元的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和擅長問題資產投資的私募Tennenbaum Capital Partners LLC等金融機構,但最后橡樹資本贏得了這場競購,據外媒透露交易價格為3.85億美元。
“饞食”航運弱企
橡樹資本最大的“外號”是“華爾街禿鷲”,因其常以低價投資瀕臨破產的企業,而后又通過重組令其“起死回生”,故被冠以此稱呼。橡樹資本偏向投資資質不錯, 但因缺乏現金流周轉而陷入困境的企業。
2012年12月,為了解決德國Rickmers集團融資難的問題,橡樹資本與其達成合作協議,共同訂造8艘高能效設計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另有再訂造8艘“姊妹”船的選擇權,建造船廠為亞洲某船廠,預計交付時間為今年年中至2015年年中。根據協議,橡樹資本負責提供資金,Rickmers負責管理船舶建造、船舶運營和商務管理。
合作造船后能否獲得有效的投資回報? 1月份,橡樹資本與德國另一家航運企業聯合訂造的集裝箱船收到了高額租金。據《貿易風》報道,橡樹資本與德國航企Schulte聯手訂造14艘5400TEU寬型船(橡樹資本集團訂造10艘,Schulte訂造4艘),其中6艘已獲高價租約,租家是馬士基航運和日本郵船。橡樹資本和Schulte聯合訂造的這14艘集裝箱船是相關類別(3800~5400 TEU)中最大的寬型船,交付期在今明兩年。 馬士基航運租下的是Schulte所訂造的4艘,租期12~14個月,這4艘船分別是“Charlotte Schulte”輪、“Christina Schulte”輪、“Clemens Schulte”輪與“Carl Schulte”輪,由蘇比克灣船廠建造,交付期約定為一季度,租金約為1.65萬美元/日,其中不含3.75%的租船傭金。據悉,馬士基航運有可能把它們部署于亞洲至西非航線。日本郵船租下的是橡樹資本訂造的2艘集裝箱船,租期為10~14個月,這2艘船分別是“Wide Bravo”輪和“Wide Alpha”輪,租金是1.8萬美元/日。交付期為7月份,交付后將交給Schulte和Rickmers管理運營,可能用在亞洲至南美航線上。
上述6艘集裝箱船的租金相比前期其他已獲租的同型船有大幅提高。馬士基航運之前從希臘Thenamaris手中以12個月期租入的“Seadream”輪(5071TEU,造于去年,建于現代三湖船廠)租金僅為1.3萬美元/日;另1艘4771TEU型“HS Baffin”輪(造于去年)日租金據報道也不過1.45萬美元。 橡樹資本和Schulte聯合訂造的這14艘集裝箱船中,另有1艘“Carina Schulte”輪也于近期被售予韓國高麗海運,并將于3月份交付。此外,高麗海運還另訂下1艘,將于2015年交付。
2010年,橡樹資本向當時瀕臨破產的德國重吊船(船型 船廠 買賣)企Belgua提供2.8億美元的貸款,盡管支持力度不小,但依然沒能改變Belgua破產的命運。Belgua在破產后重組成立了新的重吊船企業漢莎重吊。橡樹資本作為股東,將Belgua旗下為眾人所垂涎的并吊能力達到700噸和1400噸的2艘重吊船直接交給漢莎重吊,同時其股東身份也得以順延。漢莎重吊在橡樹資本的運作下,漸漸在重吊船市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企業船隊規模從最初的15艘發展至如今的22艘,其中并吊能力在1400噸的船舶達到7艘。兩年時間達到如此規模,業內人士認為“快得不可思議。”
橡樹資本不僅資助德國瀕危航運企業,也支持其他國家處于“瀕危”的航運企業,比如希臘。2011年,橡樹資本為正申請破產保護的希臘航運企業General Maritime(Genmar)注資1.75億美元。2012年5月Genmar 宣布重組成功。
1月份,據《貿易風》消息,Genmar 即將以超過10億美元的價格向馬士基油輪購買20艘VLCC,對于Genmar來說,這筆交易將使企業煥發新生。市場消息人士稱,Genmar正與其主要股東橡樹資本以及其他華爾街投資者合作,從而贏得這一筆交易。在橡樹資本及其他投資者的支持下,Genmar正處于欣欣向榮的發展狀態。目前,Genmar旗下船隊擁有7艘VLCC、12艘蘇伊士型油輪、6艘阿芙拉型油輪和3艘成品油輪。